撥弦古鋼琴

  撥弦古鋼琴——哈普中古鋼琴西科德(Harpsichord)在音源與演奏形式這兩大特征上,都與擊弦古鋼琴有著完全相同的特征。就是外型上也基本一致,乃至如今我們僅從外型上難以分辨它們是哪一種琴。兩種古鋼琴在外型、音源、演奏特征上是一致的,但它們演奏所發出的聲音效果則完全不同。這是由於激發琴弦方式的不同使然。撥弦古鋼琴是在鍵盤的尾端裝有撥弦的裝置,其撥弦的撥子是以金屬薄片包裹皮革制成,也有使用禽鳥的羽翎作為撥片,故也稱這種琴為羽管鍵琴。按動音鍵而撥弦,十指可同時並用,彈奏出各聲、復調音樂。這種激發音弦的方式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點。

  首先,撥弦的方式使其音量、音色難以變化,且不可克服在撥動弦時產生撥動噪音。又由於撥片在琴弦二手鋼琴上停留的時間不可能如擊弦弦槌在琴弦停留的時音那樣短促(0鋼琴維修。3秒),所以琴弦不能充分振動,聲音較弱而短促。這些缺點決定了它音樂表現力的不足。但其纖細而韻味十足的音色自有其獨特之處,在古代的宮廷室內樂為代表的音樂形式盛行時,這種獨具特色的音質有著無可替代的功能,其能在音樂歷史舞台中風光300來年就證明了這一點。

  擊弦古鋼琴

  擊弦古鋼琴稱為科拉維科德(Clavichord),它無論從音源、演奏形式、激發琴弦的方式都更接近現代鋼琴。但是由於它的結構過於簡單,一沒有三級杠鋼琴買賣杆的傳動方式;二沒有擊弦後立即脫離琴弦的裝置;三不能快速連續彈奏;四沒有現代鋼琴所具有“軟中硬”的弦槌。以上4個方面正是現代鋼琴擊弦機鍵盤的主要特征。由於上述原因,擊弦古鋼琴的音量小而纖細,具有一種恬淡的金屬音色,有些像敲擊鋼片琴的聲音特色,聽起來也有其迷人之處。在小範圍的室內樂作品中有著其它樂器所難以替代的聲音效果,乃至在1709年現代鋼琴問世後仍在歐洲樂壇上活躍了100多年。

  隨著現代鋼琴的不斷完善、社會生活的快節奏而出現的爵士樂、搖滾樂的需要,古鋼琴——似柔弱纖細而又羞澀的貴婦人——也只能歸隱於現代社會舞台的大幕之後了。自19世紀中、末葉歐洲又興起了復古之風,歐洲各大中城市保存完好的輝煌古建築群落、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美術、音樂等古典文化藝術長久的生命力使古鋼琴又再著盛裝,走上舞台。這正是我們人類在快速前進的路途之中回首望去所發現的不該丟棄的寶貴財富。於鋼琴調音鋼琴收購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重新奏響,古鋼琴又翻開了新的篇章。誠然它不占據現代音樂舞台的主流,但是我們相信,它將為我們的精神生活增添晚霞的壯美。

  這些古老的文化遺產當然不應被遺棄,因為它不僅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夕陽的壯美,使我們看到人類的先祖們所創造的文化,同時我們也更清醒地看到了現代樂器之豐富,現代樂器之王——鋼琴如日中天的輝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鋼琴
    全站熱搜

    sheyingzix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